前不久,一段视频在网络传播并引发大量关注。视频中,有人假借所谓“科学实验”,造谣某品牌紫菜为塑料制品假冒,引起恐慌。在食品安全领域,类似网上造谣、传谣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从“纸馅肉包子”到“棉花肉松”,从“低钠盐是夺命盐”再到此次“塑料紫菜”事件,食品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社会神经。
“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受众屡次被舌尖谣言“谣控”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食品安全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受众科普类知识不全,往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容易一时盲目从众,难去甄别真伪;二是造谣成本低,造谣者借助自媒体传播速度快、操作简单之便,随便炮制几张图片或一段视频,夸大歪曲事实,就能博取大量受众眼球,赚取热度。网上已有的此类谣言已泛滥,造谣者只要拿来再加工,就能将旧闻改头换面重新牟取暴利。还有某些心怀不轨的商家为了损害竞争对手商誉,就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在售食品编造谣言,故意抹黑;三是辟谣主体公信力不高,专家缺失,相关部门辟谣方式也总停留于文字叙述,形式单一,加上受众对食品话题的刻板印象,谣言帖阅读量短时间就能破万,造成辟谣力赶不上传播力,受众依旧被谣言蛊惑。
“禁不住、传得快、信得深”,舌尖谣言已是隔三差五满屏飞。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今,无论对食品安全本身、食品产业还是民众内心,都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和恐慌,重拳治理已间不容息。
受众不信谣、不传谣是关键。平日多了解基本常识,对那些食品安全“内幕”心里提高警惕多三分判断,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消息来源缺失或者交代模糊的信息,尤其注意其真实性,确认谣言并及时举报。
加大网络辟谣力度。相关部门应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以精准的科学事实予以澄清,及时回应民众关切,提升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发布了500多条科普知识和辟谣信息,今年4月份又汇总发布了15条近年来流传较广的食品药品类谣言,并进行科学求证和澄清。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表示正在搭建一个全国网络辟谣平台,通过整合微博、微信、重点网站以及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现有的辟谣平台,共同协作,对网络谣言进行分析研判核查澄清,第一时间对谣言进行澄清。
发布时间:2017-06-28来源:参考消息
前不久,一段视频在网络传播并引发大量关注。视频中,有人假借所谓“科学实验”,造谣某品牌紫菜为塑料制品假冒,引起恐慌。在食品安全领域,类似网上造谣、传谣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从“纸馅肉包子”到“棉花肉松”,从“低钠盐是夺命盐”再到此次“塑料紫菜”事件,食品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社会神经。
“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受众屡次被舌尖谣言“谣控”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食品安全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受众科普类知识不全,往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容易一时盲目从众,难去甄别真伪;二是造谣成本低,造谣者借助自媒体传播速度快、操作简单之便,随便炮制几张图片或一段视频,夸大歪曲事实,就能博取大量受众眼球,赚取热度。网上已有的此类谣言已泛滥,造谣者只要拿来再加工,就能将旧闻改头换面重新牟取暴利。还有某些心怀不轨的商家为了损害竞争对手商誉,就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在售食品编造谣言,故意抹黑;三是辟谣主体公信力不高,专家缺失,相关部门辟谣方式也总停留于文字叙述,形式单一,加上受众对食品话题的刻板印象,谣言帖阅读量短时间就能破万,造成辟谣力赶不上传播力,受众依旧被谣言蛊惑。
“禁不住、传得快、信得深”,舌尖谣言已是隔三差五满屏飞。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今,无论对食品安全本身、食品产业还是民众内心,都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和恐慌,重拳治理已间不容息。
受众不信谣、不传谣是关键。平日多了解基本常识,对那些食品安全“内幕”心里提高警惕多三分判断,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消息来源缺失或者交代模糊的信息,尤其注意其真实性,确认谣言并及时举报。
加大网络辟谣力度。相关部门应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以精准的科学事实予以澄清,及时回应民众关切,提升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发布了500多条科普知识和辟谣信息,今年4月份又汇总发布了15条近年来流传较广的食品药品类谣言,并进行科学求证和澄清。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表示正在搭建一个全国网络辟谣平台,通过整合微博、微信、重点网站以及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现有的辟谣平台,共同协作,对网络谣言进行分析研判核查澄清,第一时间对谣言进行澄清。
编辑:指导单位: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网信办、湖北省委政法委、湖北省公安厅、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湖北省新闻工作协会、湖北省通信管理局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湖北日报网、湖北网络电视台、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
协办单位:中央驻鄂、省直、市州主要媒体及所办网站